社團法人中華安全永續發展協會
首頁
|
English
|
申請入會
|
會員登入
|
員工專區
關於協會
食安課程
純淨標章
驗證服務
最新消息
食安資訊
產業永續發展
相關網站
聯絡我們
最新消息
2025/11/16
【Body雜誌】2025 食品添加物懶人包:17 大類用途、常見添加物與純淨標示一次看懂
2025 食品添加物懶人包:
17 大類用途、常見添加物與純淨標示一次看懂
2025-11-16 社團法人中華安全永續發展協會(CSSA)黃乃芸博士
好怕怕 !有食品添加物!
近20年來,消費大眾愈來愈重視食品成分資訊的揭露,故我國自開始,食品中使用之食品添加物,都必須完整標示其各別名稱,不可以功能名稱(如:調味劑、乳化劑等)代替,讓消費者可以清楚透過食品成分標示資訊,選擇符合個人需求之食品。食品中的內容物,要依其含量多寡由高至低分別標示。所以,內容物成分資訊排序越前面的,表示吃進去的量越多。讀者可從標示資訊輕鬆選購食品。
什麼是食品添加物?
不少消費者一聽到「食品添加物」,就心慌慌,流行追求「天然」、「無毒」和「無添加」,不了解食品為什麼還需要食品添加物?
是不是完全沒有添加物的食物就會更健康安全?要討論此問題,我們必須先知道什麼是「食品添加物」。食品添加物的定義,根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三條,指的是「為食品著色、調味、防腐、漂白、乳化、增加香味、安定品質、促進發酵、增加稠度、強化營養、防止氧化或其他必要目的,加入、接觸於食品之單方或複方物質。」從字面上來看,使用食品添加物,是為了要讓食品在製造、運送或儲存過程中,能夠更好吃、更安全、且不易變質的方法。
食品添加物的主要功能很多樣,例如製作麵使用的鹼水,生產豆腐使用的硫酸鈣,有時,為了提升食物的保存性,避免食物久放會導致細菌滋生,腐壞變質而加防腐劑,也會有使麵團快速膨脹的膨發劑,也可能要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而加鈣、加鐵,或是要減糖、去糖而添加甜味劑。也有增添色香味的色素、香料等,業者為了賣得好,得到消費者的青睞,就使用這類的食品添加物了。
食品添加物有哪些種類與功用?
從人類歷史來看,食品添加物並非現代才有。最初的食品添加物,像是香料、鹽巴等,就是用添加物以達到調味、幫助保存的功用。隨著現代科技進步,人們利用化學合成的方法,得以取得許多天然食物中不存在的化學物質作為添加物,來達到一些在食品製程上的特定目的。現行的食品添加物共有十七大類,分類和功能如下表所示:
介紹常見的食品添加物
(1)防腐劑
防腐劑的功能在於防止食品腐敗,合法適當的使用,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長,讓食物品不腐敗變質。但是一般攝食量大的主食、罐頭類是不可以添加防腐劑的。常見的防腐劑類有用於醬菜的「己二烯酸(山梨酸)」、「苯甲酸(安息香酸)」。
(2)抗氧化劑
油脂,一旦氧化就會變質出現臭油味,所以高油脂含量的食物或食用油,常會添加抗氧化劑,使食品在存放時較不易被氧化而造成變質,常見的有維生素E及維生素 C,另有化學抗氧化劑二丁基羥基甲苯(BHT)、丁基羥基甲氧苯(BHA),常見於洋芋片等食品。
(3)著色劑
著色劑就是「色素」,就好像幫食物化妝,變得吸引費者,常見的著色劑有天然的紅胡蘿蔔素、葉綠素、薑黃、胭脂紅等。另有化學合成人工合成色素「紅色 6、7、40 號」及「黃色 4、5 號」及「綠色 3 號」及「藍色 1、2 號」,可能會使用於領瑯滿目的糖果、餅乾。
(4)調味劑
調味劑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添加物,目的使食物的味道變強、變成消費者喜歡的味道,例如可能家家戶戶廚方都有的味精(麩胺酸鈉),可以提味。另有讓食品吃起來更鮮美、或有海鮮味的調味劑型食品添加物。
(5)甜味劑
甜味劑可以讓食物嘗起來甜滋滋,例如「山梨醇(D-Sorbitol)」是從果類取得,這是屬於來自動、植物的天然甜味劑之一。還有另一類是人工甜味劑,例如阿斯巴甜,許多標榜低卡、無卡的飲料都是使用阿斯巴甜,例如Zero Coke。。
(6)膨脹劑
膨脹劑常用在包子、麵包、蛋糕等,常見的生物膨脹劑依靠酵母來產生二氧化碳而使麵團膨脹,另外有化學膨脹劑類的食品添加物,像是「碳酸氫鈉」、「碳酸氫銨」、「碳酸鈉」等。
國際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中的食品添加物
ISO22000
ISO是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英文縮寫(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tandardization),這個組織的目的,是讓各種標準能夠在國際之間能夠相同共通。一般常說的ISO22000,是給食品供應鏈的食品業者可以使用的管理食品安全的系統,
詳細一點的說,ISO22000包含了HACCP,但比HACCP有更多的內容,更確保食品供應鏈的安全性。食品添加物常為國際食品認證系統中被重視的管理重點,必須使用合法的,添加在對的食品類別,使用的劑量要對,否則,殘留過量的食品添加物,就可能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負面的影響。
消費者食品安心運動!
回應消費者訴求,純淨標示應運而生
因著消費者追求少食品添加物的風潮,全球興起相關的認證「「純淨標章」。於消費者傾向避免含人工原料且內容單純的食品,希望吃入肚的是傳統的食品,不相碰觸人工原料,因此,天然與無添加等配合「潔淨標示(Clean Label)」需求的產品因運而生,目前純淨標示已逐漸成為產品開發的新標準。
純淨標示掀起食品界反璞歸真潮流
純淨標示的特性應該具備有:減少或刪除過多的食品添加物、簡單加工製程、配方簡單、資訊透明,包裝上的標示應為消費者能夠容易理解、且所傳達的食品資訊公開且透明。
國內外食品產業對潔淨標示的發展現況
國內外廠商將純淨標示視為企業產品策略的發展方向,國內亦有便利商店及工廠推動Clean Labe系列產品,國際上大廠通用磨坊(General Mills)、卡夫食品(Kraft)、 雀巢(Nestle)、金寶湯(Campbell soup)及必勝客(Pizza Hut)等,對既有產品調整產品配方與製程,以回饋消費者的想望。
結語
食品添加物並非天生的「壞角色」,只要在法規允許的範圍內正確使用,它們能讓食品更安全、更好保存、風味更穩定。真正需要注意的,是選擇
標示透明、來源清楚、加工程序乾淨
的產品。
隨著 2025 年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提升,「純淨標示」成為新趨勢:配方更簡單、成分更易懂,也讓大家能更放心地購買食品。在理解食品添加物用途與種類後,相信你能更有自信地閱讀成分標示,做出最適合自己的安心選擇。
FAQ
Q1
:食品添加物真的不安全嗎?
合法、適量的食品添加物經過評估後使用,是安全的。政府會規範添加物的種類、使用量與適用食品,違規超量才可能對健康造成風險。
Q2
:完全無添加一定比較健康嗎?
不一定。沒有防腐、抗氧化等保護的食品更容易腐敗,反而可能帶來更高的微生物風險。重點在「是否必要」與「是否安全」,不是零添加。
Q3
:食品添加物共有幾大類?用途是什麼?
台灣將食品添加物分為
17 大類
,包含防腐劑、抗氧化劑、調味劑、色素、甜味劑、乳化劑、膨脹劑、載體等,每種都有其製程與保存上的必要功能。
Q4
:人工添加物比天然的更不健康嗎?
並非如此。天然並不等於安全,人工也不等於有害。只要通過安全性測試並在法規內使用,兩者都可安全食用。
Q5
:如何判斷食品的添加物是否安全?
建議查看:
● 成分標示是否完整
● 是否依含量由多至少排序
● 是否有明確添加物名稱(不能只寫功能)
● 選擇來源可信、透明的品牌或有認證的產品
Q6
:什麼是「純淨標示(
Clean Label
)」?
純淨標示強調:
● 配方簡單
● 減少不必要的添加物
● 成分容易理解
● 加工程序透明
●是回應消費者對健康與透明需求的趨勢,而非法律規定。
https://bodynews.com.tw/news/article/9867
10462臺北市中山區樂群二路187號5樓
聯絡電話: (02)8502-5569 | Fax: (02)2799-8912 | E-Mail: service@cssa.tw
Copyright 2023 社團法人中華安全永續發展協會 All Rights Reserved.